思想政治

思政课教师要乐为、敢为、有为

文章来源:   发布者:   发布时间: 2019-05-02 10:38:28   阅读: 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神圣使命,因此思政课必须越办越好。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把思政课办好的重要保证。思政课教师必须在继续保持和弘扬党中央给予“可信、可敬、可靠”这一高度评价的优秀品质前提下,在“乐为、敢为、有为”上下功夫。

   、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在“乐为”上下功夫

  快乐做事和乐在其中是做好一件事的重要前提。古人很早就认识做事“成于乐”的深刻道理。一个人只有以快乐的心态从事工作并在工作中感受和享受快乐,才能激发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才能把工作做得越来越好。思政课教师做到“乐为”,一般人认为很难,并从社会环境不利、学生不重视、思政课本身的政治性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辩解。思政课教师做到“乐为”确实较难,但只要真正下功夫,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首先,“政治要强”。只有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和必然性以及“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并认识到思政课担负的神圣使命及教师肩负的光荣职责,就会把上好思政课视为自己的本分,就会由衷产生上好思政课的内在动力,就会把负担转变为快乐。其次,“情怀要深”。情怀与心态密不可分,不同的情怀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态和感受。情怀要深,就是要思政课教师怀着对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伟大复兴的深厚情怀,对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带领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光辉历程的深厚情怀,对广大青少年的人生及其成长的深厚情怀,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厚情怀。有了这样的情怀,就会把自己的命运、情感同民族的命运、青少年的命运、人类的命运融汇在一起,就会感受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就会在思政课教学中内生快乐、感受快乐。再次,“人格要正”。人格不同,快乐的源泉和种类就不同,只有境界高、心胸宽、行为正的人格才能有真正且持久的快乐。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思想境界,把为学生、为社会、为民族、为人类作为自己的精神境界,始终想着为学生成长、社会发展、民主复兴、人类进步做贡献,就会感到职业光荣、职责神圣,就会在思政课教学中产生快乐、享受快乐、传递快乐。

  二、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在“敢为”上下功夫

  “敢为”之“敢”,既是勇气,也是意志;既是思想,也是行为;既是过程,也是结果。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课程本身的关键性(立德树人)、课程作用对象的关键性(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课程教学目的的关键性(思想政治素质等)及其上好思政课的重要性、艰巨性等,都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敢字当头、敢为人先。具体而言,思政课教师必须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首先,在“敢于亮明身份”上下功夫。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课”教师身份,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一些人不认可,其社会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使一部分思政课教师对自己的身份不敢亮明、不愿亮明,甚至羞于谈起。思政课教师必须克服这种心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的“根本保证”“有力支撑”“深厚力量”“重要基础”,思政课的课程地位、功能作用有了根本性提升,思政课的社会环境等有了显著转变。在这样一种大好形势下,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堂堂正正亮身份,底气十足谈职业,有了这种“敢”的勇气和心态,就为“敢为”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次,在“敢于创新”上下功夫。思政课具有融科学性与政治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稳定性与变化性、学校性与社会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于一体的特点,再加上教学对象的成长性、教学目的的政治性、作用过程的无形性等,使得思政课教学没有固定不变、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敢于创新”。这就包括敢于挖掘传统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敢于创新符合人生“拔节孕穗期”特点、规律的教学方式方法,敢于创新“思想政治素质”养成规律的教学方式方法,敢于创新融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技术于一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敢于创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交流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方法,敢于创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

  再次,要在面对错误言行、辨别是非时“敢于亮剑”。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主渠道,青少年作为各种思想争相作用的社会主体,必然存在着各种思想交织、观念混杂、行为并存的局面,思政课教师不管是在课堂上、校园内,还是在社会中、网络上,都必须要有“火眼金睛”,必须及时“亮剑”,必须站稳立场并理直气壮地批判和批驳各种错误言行,必须使我们的学生时时处处处于“风清气正”“春风化雨”的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环境中。

  思政课要做到上述三个方面的“敢”,就必须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只要做到这几点,就有“敢于亮明身份”的勇气和心态,就有了“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视野,就有了面对错误言行“敢于亮剑”的胆略和能力。

  三、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在“有为”上下功夫

  无论是“乐为”还是“敢为”,最后都必须落实在“有为”“作为”上。思政课教师必须在思政课这样一个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只有“有为”的作为、行动和效果,思政课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把握思政课教学规律,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尊重现代教育教学规律,并在深化规律认识、遵循运用规律的基础上,使思政课教材内容“活起来”,思政课课堂“活起来”,思政课教学效果“亮起来”,使学生对思政课“爱起来学起来”,使学生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懂起来信起来用起来”,真正使思政课成为“金课”,成为学生心中和人们眼中的“关键课程”。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在“八个统一”上下功夫。

  第一,要在“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上下功夫。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在教学中用政治性引导和规范学理性,用学理性讲深讲透政治性,使学生通过学理性接受政治性。第二,要在“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上下功夫。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观导向,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价值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第三,要在“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上下功夫。坚持把增强学生 “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建设性追求,与此同时敢于真正做到对于不利于上述建设性要求的错误言行和社会现象给予及时批判、深刻批判、彻底批判,做到建设中批判、批判中建设的有机统一。第四,要在“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上下功夫。思政课不仅是课堂上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是课堂下课堂外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教育,知行统一才能言行一致,思政课教师必须做到用理论说明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第五,要在“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上下功夫。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有多层次要求,既有教学方式方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也有教学时空环境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还有考核方式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再有思政课教育教学在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时期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思政课教师要始终有意识探索并做到统一性统领多样性,多样性围绕统一性。第六,要在“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上下功夫。现代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决定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思政课教学要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始终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主题,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并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第七要在“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上下功夫。思政课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决定着必须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教育武装学生,而先进的意识形态通常不会自发产生,特别是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更是如此。所以必须始终坚持“灌输”的基本原则。坚持灌输原则并不否认和排斥思政课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思考能使灌输的效果更好。灌输的是思想,而思想的真正理解和接受却需要学生在不断启发下通过其主动性思考最终接受。第八要在“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上下功夫。从教师教学角度看,这种相统一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的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统一,教师课堂讲授是显性教育,而教师的情感、形象及敬业程度属于隐形教育;二是思政课的课堂显性教育与课下的隐形教育相统一,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一般属于显性教育,而在课下、课外,包括线上线下,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则属于隐形教育。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保持角色的统一、目的的统一,使显性教育轰轰烈烈、激情燃烧,隐形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两者合力推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Copyrights 2018 版权所有: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宣传统战部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廿里铺18号   邮编:7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