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滨讲堂

钱学森科技报国的圆梦历程 钱永刚

文章来源:   发布者:钱永刚   发布时间: 2019-07-08 17:50:14   阅读: 次   

钱学森科技报国的圆梦历程

钱永刚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

 

绵绵华夏,巍巍昆仑,是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谱写成章;风云际会,千秋伟业,是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这其中,有一个名字将永载我国科技界丰碑,他就是——钱学森。

“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在我们国家不是代代都有,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是空前的,虽不能说绝后,以后还会有,但是起码到现在为止是空前的。他对我们国家、对世界科学的贡献,他爱党爱国的政治品格、创新精神的全面性、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情操和境界,都是全面的,无可挑剔的。”—— 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

 

一百多年前,当辛亥革命的炮声响起,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轰然倒下之际,钱学森来到这个世间。而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刚过不久,钱学森走完了近一个世纪的辉煌人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在钱学森去世的日子里,香港的报纸左、中、右三方同时用正面的文字报道钱学森去世的消息以及他的生平业绩。《参考消息》刊登了西班牙国家通讯社埃菲社的一篇报道,评价钱学森“是上天送给共产党中国的一个礼物”。

十年过去了,历史不会忘却他的丰功,人民不会忘记他的伟绩。

20世纪50年代,中央关于研制“两弹一星”的决定和成功是划时代的伟大壮举,一举改变了国家面貌和国人心态。足以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媲美,永载史册。诚然如钱学森所说:“这种大事业,一两个人是无法完成的,一切成就归功于党,归功于集体,我只是恰逢其时,做了应做的事。”即便如此,钱学森先生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时代风云,缘才相济,大爱如火,把他铸成中国科技界脊梁,精装百万雄师的民族英雄,他的名字将与日月同辉。——宋健《民族英雄钱学森》

钱学森就是其中一位,如果我们把深度、广度、高度看作一个三维结构,那么钱学森就是一位三维科学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大师或科学帅才。

钱学森留学美国以后的人生三个阶段:

奉献航天阶段(1956-1982年)

留学美国阶段(1935-1955年)

金色晚年阶段(1983-2009年)

这三个阶段构成了钱学森整个人生的华彩乐章,也构成了钱学森科学历程中的三大创造高峰。

让我们通过他人生的五次选择,展示他为了报效祖国而奉献的历程。

第一次选择:求学交大,志在救国,追逐万里铁路梦想

童年钱学森

钱学森要上大学时,各方面的看法:

数学老师——报考数学系;

国文老师——报考中文系;

母亲——学教育,子承父业;

其他老师——学画画、学作曲。

而这时的钱学森自有他自己的主意。在报考大学时,他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选择:他要学铁道工程,给中国造铁路。

幼年钱学森

第一次选择:求学交大,志在救国,追逐万里铁路梦想

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先生给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设想。其中在建设方面,孙中山提出要发展交通、尤其要发展铁路交通,让我们国家的铁路像人体的血管一样通向我们国家四面八方。

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钱学森报考了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的是铁道机械工程专业。

中学时期的钱学森

第一次选择:求学交大,志在救国,追逐万里铁路梦想

钱学森全力以赴,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几乎门门都能考90分以上,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

一次水力学考试后,任课老师金悫教授把考卷发下来讲评:“第一名钱学森,满分。”钱学森却发现自己一处笔误。他毫不犹豫地举手报告:“金老师,对不起,我不是满分。”……”后来,这份“100分”被改成“96分”的试卷留在了学校档案馆,成为一代又一代学生学习的榜样。

第二次选择:勤学精进,志在兴国,树立航空矢志不渝

正当钱学森憧憬着立志做詹天佑式的工程师的时候,1932年1月28日日本上海驻军进攻上海中国守军,当时上海地区的第19路军抗击日本人的侵略。日本人为了消灭这支部队,不惜动用了空军,日本空军的飞机狂轰滥炸,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军队没有战场制空权,中国守军伤亡非常大。

在校园里目睹着天空中狂轰滥炸的日本飞机,钱学森做出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要改学航空工程。

为了改学航空,大学期间钱学森用业余的时间把校区图书馆里所有的航空方面的书都读完了。

从交通大学毕业后,钱学森投考国家第二届“庚款留学”公费生,报的就是航空工程专业,当时叫航空门。

他以报考当年“庚款留学”公费生航空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了,开始了涉足航空工程的历程。

1935年8月,钱学森从上海黄浦江码头登上 “杰克逊总统号”,怀着“航空救国”的远大理想赴美深造。

钱学森经过一年预备班式的培训才出国。钱学森到了美国去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读研究生,一年后获航空工程硕士文凭。他只要再到航空工厂实习一年,就可以取得航空工程师的执照,实现自己当一名航空工程师的夙愿。

但让钱学森始料不及的是:当时在美国的中国人被人瞧不起,没有一家航空工厂允许中国人进厂实习。拿不到在航空工厂实习的证明,钱学森当航空工程师的路走不通了。钱学森再一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第三次选择:留美游学,志在报国,生死穷达不易其志

钱学森回顾学习航空工程的过程中发现,当时航空工程师的工作依据,基本上是经验,很少有理论指导。如果能掌握航空理论,并以此来指导航空工程,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主意一定,钱学森做出了他人生的第三次选择:从做一名航空工程师,转为从事航空理论方面的研究。

第三次选择:留美游学,志在报国,生死穷达不易其志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同时向当时航空理论研究的最高学府加州理工学院提出申请,并且只身一人来到了加州理工学院,敲开了后来他的导师冯·卡门教授办公室的门。经过了一番口试,冯·卡门教授非常满意这个年轻人,录取了他。

钱学森的父亲认为过去的读书人只动嘴不动手,这是人才培养上的错误。从这点出发,他反对自己的儿子改学航空理论。面对这种情况,钱学森很困惑。

这时一位好心人来到了他的身边,这就是后来他的岳父、我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同时也是钱父的好友蒋百里先生。1936年,蒋百里受国民政府委派考察欧、美军工发展状况。在美国考察时顺便看望钱学森。钱学森把心中的困惑倾诉给这位军事理论家,没想到蒋百里先生非常支持钱学森,并表示回去会做通他父亲的思想工作。有了这么一位长辈的支持,钱学森人生的第三次选择成功地实现了。

钱学森很快就成长为航空理论方面一位杰出的科学家,1938年,钱学森从理论上预见了高速飞行的飞机将面临“热障”问题,多年后被航空实践完全证实;他在1949年提出的火箭客机的设想早已变为现实中的航天飞机;他早年的论著《物理力学讲义》为现代的纳米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运用风洞原理发展风力发电的设想也早已应用……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钱学森在导师指导下的一系列学术成果为美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国战胜轴心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次选择:献身国防,志在强国,奋力铸就国之重器

1955年辗转回到祖国以后,中国科学院安排钱学森到当时我国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东北地区参观……在钱学森参观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当晚,陈赓设宴欢迎钱学森,饭快吃完了,陈赓突然问钱学森:“钱先生,你看我们国家能不能造导弹啊?”钱学森回答说:“怎么不能啊?外国人能造,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造?中国人又不比外国人矮一截!”

钱学森并不知道,正是自己的这句话,决定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起步。

1956年2月1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全会的钱学森。

在当时,除了钱学森一个人知道导弹、火箭是怎么回事儿以外,还有两个人只见过火箭是什么样儿。我们从事航天事业最早的一批科技工作者,说得不客气一点儿,在航天事业上,一开始几乎是白丁——见都没见过!我国航天事业,就是在这么一个人才匮乏的基础上起步的。当时受国力所限,研制经费并不富裕,有时甚至非常紧张。我国航天就是在这么一个既缺人、又缺钱、又缺技术的情况下起步的。

更重要的是,当时我国工业生产落后,而航天是动用到几十万人的一个大型科研工程,怎么样把这几十万人有效地组织起来呢?

钱学森和航天人成功地把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后期大兵团作战的组织管理经验,移植到航天建设中来,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到了1986年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三十周年的时候,花费的国家研制经费180亿元,仅为美国研制同级别航天器所用经费的五分之一,但是国家要求完成的任务全部实现——火箭、卫星、返回式卫星,以及中近程、中程、中远程、洲际导弹。

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中11个“第一”,钱学森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无论是《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还是“八年四弹”规划,都凝结着钱学森高人一筹的智慧,打上了他鲜明的个人烙印。

从第一代中程地地战略导弹东风-2号的研制发射,

到第一次“两弹结合”试验成功,

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到第一艘载人飞船“曙光号”的设计,

都能看到钱学森作为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的身影。

钱学森晚年曾经跟他的秘书说:我实际上比较擅长做学术理论研究,工程上的事不是很懂,但是国家需要叫我干,我当时也是天不怕地不怕,没有想那么多就答应了。做起来以后才发现原来做这个事困难这么多,需要付出那么大的精力,而且国家受国力所限只给这么一点钱,所以压力非常大。

钱学森以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选择,义无反顾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

1966年10月27日,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与聂荣臻、等在现场的合影。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列,弹(导弹)、箭(火箭)、星(人造地球卫星)、船(飞船)、器(深空探测器)全面发展。

据《参考消息》报道:2012年的七、八月份,解放军原二炮部队连续进行了几次导弹发射试验,成功发射了“东风-41”新型洲际导弹。这枚洲际导弹使用固体燃料,射程14000多公里,可携带10枚分导核弹头,而且还可以在公路上机动发射。这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以后,西方一片哗然。中国的导弹能打14000多公里,就意味着中国一旦和美国撕破脸皮发生战争的话,我们也有能够打到美国国土任何一个地方的撒手锏,这就是这次试验的根本意义所在。

美国一位一直关注中国航天发展的教授说,中国这枚能携带10枚分导核弹头的新型洲际导弹,有32枚就“足让中国攻击美国所有人口超过5万的城市”。

回想100多年前,那时我们中国有边无防,被西方列强肆意宰割;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毫无尊严可言。而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和中国核事业的成就一起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中的一座丰碑,成为100年来中华民族从衰弱、受人欺辱走向强盛的标志。

中国自从有了“两弹一星”,外国人再也不能够欺负中国人了。

称我为‘导弹之父’,是不科学的。因为导弹卫星工作是‘大科学’,是千百万人大力协同才搞得出来,光算科技负责人就有几百,哪有什么‘之父’?我只不过是党所领导的、有千万科技工作者参加的伟大科研工程中的一粒小芝麻,算不上什么。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钱学森

钱学森曾经说过:“鸦片战争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断。革命先烈为兴邦,为了炎黄子孙的强国梦,献出了宝贵生命,血沃中华热土。我个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能追随先烈的足迹,在千万艰难中,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正是这样一种胸怀祖国的强盛、民族复兴的理想,给予他无穷的动力,使得他能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使他能够成功圆了自己的科学报国的梦想。

第五次选择:金色晚年,志在富国,成就科学技术丰碑

1982年,从行政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钱学森年已70多岁高龄了。

为国家做出了这么大贡献,他完全可以休息了,写写回忆录、做做报告、带几个研究生……

但是钱学森又做出了他人生的第五次选择:再次回到学术理论研究当中。

1991年10月16日,钱学森在“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授予仪式上。

1989年1月,钱学森荣获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和国际理工研究所授予的“小罗克韦尔奖”和“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这是他在国内领奖时的留影。

他以独到的研究角度,从71岁到85岁,在诸多领域进行了不懈地探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钱学森晚年的一系列学术著作

钱学森以大系统的视角,对科学技术体系进行了科学分类。他认为,今天的科学技术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从根本上讲只有一个——那就是整个客观世界;而现在的众多学科分类,只是人们观察问题的出发点、研究问题的着眼点不同而已。

在钱学森所涉猎的诸多科学领域中,系统科学是他最重视、最花心血的领域。

钱学森对系统科学的研究范围从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到工程技术,在这样广阔的研究空间中,他的精力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系统工程的推广运用,一方面是系统科学理论的探索创新。

随着这两大方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钱学森也被公认为是我国系统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系统科学的出现,为打通从微观到宏观的通道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解决了由下往上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具有的综合集成的整体化发展趋势,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范围更广、跨度更大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交叉、结合和融合,将形成一大批新学科、新领域。

这些革命性的变革,将大大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正是系统科学发展的伟大意义之所在,也正是钱学森对系统科学发展的伟大贡献之所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面对我们国家常规能源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凸显、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关注,钱学森首次提出知识密集型大农业的理论,为解决中国未来“三个怎么办”出谋划策。

第一,常规能源,煤、天然气、石油用完了怎么办?

第二,18亿亩耕地红线突破了以后怎么办?

第三,人口发展到了30亿仍要丰衣足食怎么办?

钱学森认为,与其到月球上去找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还不如下功夫把地球表面上的沙漠治理好、草原利用好,用高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确保中华各族儿女过上富裕而有尊严的生活。

这一理论是在1984年提出的,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个理论提出以后,我们国家整整十年没有任何反响。直到1994年,甘肃省原副省长、后来的中国科协副主席刘恕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宣传推广沙产业、草产业的理论,这时候才开始在甘肃省张掖地区得以践行。践行的成果超过预期,几年间张掖地区的经济发展总量发生了大变化。

1998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会表彰奖励暨座谈会”,并在会场举办张掖沙产业发展图片展。

常年在我国内蒙古恩格贝地区从事防沙治的日本友人、世界公认的治沙专家远山正瑛说:“你们打败了我!我从事治沙已经几十年了,虽然不敢说我是世界第一,但是当个世界第三、第四这个资格我还是有的,但是今天看了你们的成果展示,发现你们的方法思路比我高明得多。”

后来他听说这个理论是钱学森提出来的,更是感叹不已。他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是搞导弹、火箭的,他怎么会对防沙、治沙有这么精辟的论述呢?真是不可思议。”

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践行钱学森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之后,就把以色列的农业专家请到中国来参观。……以色列人的答案是安拉喜欢中国人,他们认为“像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家,世界上百年一遇的大科学家,就是安拉送给中国人的礼物。如果安拉喜欢犹太人,把钱学森给我们,或者哪怕给一个只有他一半才华的人,我们以色列也不至于是今天这么一个地步。”

“半个世纪前国家让我搞火箭、导弹,后来又搞人造地球卫星。我运用的都是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没有什么新东西,无非是按国家的要求把它们尽快研制出来就是了,这个没什么。你记住,如果这点事也叫伟大的话,那么21世纪的爷爷将更伟大”。

“关于研制火箭、导弹的理论与技术,我在美国时就都掌握了,也做出来了。回到祖国以后,只不过是把它拿过来运用,虽然也有一些创新,但基本的、原始的创新不多。而我这些年来和你们一起研究和探讨的这些问题与设想,才是我回国以后开创性的、全新的观点和理念。它的社会意义和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可能要远远超过我对中国航天的贡献。”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钱学森正是这样一位为中华民族崛起建立了“三不朽”功德的人民科学家。中华民族由弱变强只是钱学森心愿的第一步;改革开放使中国富了起来,是钱学森心愿的第二步;“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才是钱学森归国的最终愿望。钱学森用一生践行着他的初心。

2012年从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位子上退下来的李继耐上将,在任总装备部部长时和涂秘书也说过类似的话。

他说,在我国亿万富翁名人榜上,虽没有钱学森的名字,但他也是亿万富翁,他是亿万精神财富的拥有者。他其实什么都不必有,只要有钱学森这三个字就足够了!

半个多世纪以来,钱学森是中国科技界的偶像,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标志,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不仅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

国防大学公方彬教授说得好:尽管钱学森已经登上时代的巅峰,让人仰视而难超越,但不失向其学习的必要。因为,我们学习英雄虽然不能复制和成就一个新的英雄,但至少让我们最大限度地避免庸俗,避免沉溺于物欲而失去方向,这就是学习钱学森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或许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当有一天,一批中国人开始赶超钱学森,那意味着中华民族跃上了一个更高尚的境界。让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Copyrights 2018 版权所有: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宣传统战部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廿里铺18号   邮编:7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