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滨讲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章来源:   发布者:郭建忠   发布时间: 2019-07-04 09:12:00   阅读: 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科学理论

郭建忠

 

一、思想形成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励精图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在我国发展起来后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理论。这一重大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主要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重大思想的主要创新观点。

一是根本主题和目标任务。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传好“接力棒”,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是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中国梦”打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把国家梦、民族梦、中国人民的梦和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连在一起。“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形象表达,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明确的是,我们要搞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能搞西方模式的现代化。这个现代化只有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行得通、走得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坚持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才能得到更好坚持和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二是国情实际和发展方向。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导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大国成为强国)提供价值引领。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必须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是“两大布局”和“总体方略”。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尤其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素,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素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是发展动力和战略步骤。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动力和战略步骤。

党的十九大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必须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啃硬骨头、闯难关,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既规定根本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又规定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五是法治环境和法治保障。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六是军事条件和军事保障。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强国必须强军。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军事保障。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必须坚决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能打胜仗是核心,必须始终聚焦备战打仗,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作风优良是保证,必须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要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七是国际环境和外交保障。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中国愿与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八是领导力量和政治保证。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这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坚定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要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这八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从主题目标、价值导向、总体方略、发展动力、法治保障、军事保障、国际环境、政治保证来讲的。

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就是实现从大国迈向强国的理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概括为“14个坚持”: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讲的是领导力量问题;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的是政治力场问题;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讲的是发展动力问题;

(4)坚持新发展理念─讲的是发展导向问题;

(5)坚持人民当家做主─讲的是依靠力量问题;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讲的是法治保障问题;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的是精神力量问题;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讲的是发展目的问题;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讲的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讲的是国家安全问题;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讲的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 讲的是国家统一问题;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的是中国和世界关系问题;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讲的是党的自身建设问题。

“14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在行动纲领层面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三、地位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就是实现从大国迈向强国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是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这一飞跃,根植于推进“整体转型升级”的新的历史性变革之中,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且实现强起来”的历史方位上所进行的思考,聚焦于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分析和解决,形成于对推进“四个伟大”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认识和把握,源于对“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解答,体现为它是围绕大国成为强国而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二者是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源与流的关系。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渊源,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根本主题,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理论成果(邓、三、科)进行系统整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谱系。它既“不忘初心”又“继续前进”,既不忘本来又开辟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棵大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由这棵大树生长、发展出来的,二者在理论渊源、理论主题、理论品质、理论基点、理论目标上都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的理论总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个“有机的理论总体”中的组成部分,它沿袭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理论传统、价值导向,沿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理脉络,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写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篇章”。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的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的问题;进一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给出了阐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的问题;进一步亮明了我们党坚定的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因而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进一步鲜明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独特优势”问题;第一次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使命,回答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使命是什么”的问题;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发展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回答了“如何继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员干部要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始终做“两个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这就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何处走”的问题。

二是在实践上形成了“四个伟大”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的实践。“四个伟大”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长点和聚焦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是指导“四个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是鲜活的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三是在话语体系上构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话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在话语体系上构建“理论中的中国”,对内提升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对外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话语能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强调研究中国道路,强调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政治意蕴,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打造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建构中国理论,突出共识表达,争取制度性话语权。我们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源泉,打造出融通中外且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出中国的核心理论。

四是在文化上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华新文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催生了“中华新文明”,其特点可概括为博采众长、美美与共,其成长路径为“马魂、中体、外用”,其核心内容是世界多样(世界观)、国家平等(国家观)、文明互鉴(文明观)、包容发展(发展观)、互利普惠(利益观)的“中华新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也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要深刻而清醒的认识这一问题,就要全面准确的理解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可以用三个必然来体现: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

这个新时代,可以用五个时代来描述: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进行了概括: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任务、新要求。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种概括:一是强调继承性。二是强调创新性。三是强调时代性。

这一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

这一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

这一思想开辟了党治国理政新境界。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这一思想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实现了从宽松软严紧硬的深刻转变,坚持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使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Copyrights 2018 版权所有: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宣传统战部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廿里铺18号   邮编:741025